欲微距翕像,有一款方式是用 Close-up (近翕鏡仁),直接裝著鏡頭頭前。
縮短最近拍攝距離,增加倍數!
對於近攝距離較近數位相機,也可縮短望遠端的近拍距離
縮短鏡頭的對焦距離,使鏡頭能更貼近拍照主題因而在構圖上得到較大的影像,增加物體的放大倍數。
邊緣清晰度會稍差一些和也有稍微的影像畸變。但影像基本沒有變化,不影響整體效果。加鏡後不影響曝光量,但景深縮短,拍攝時要穩,最好用三腳架 。
講「微距」感覺不精確,目的是要把東西拍得比較大,通常是拍攝距離比一般攝影近而有較大的「放大倍率」的「近拍」,但似乎也沒近到「微米」。macro 意思有大的、宏觀的,macroscopic 意思是大到人眼可見的 (large enough to be seen by the human eye) [參考]。這樣來看,macro photography 翻著「宏觀攝影」似乎較恰當。
放大倍率:被攝物的大小在感光元件上影像的比例,也就是「像長」除以「物長」。在全幅相機 (感光元件寬 36mm) 拍寬 36mm 被攝物,可在感光元件上的呈現寬 36mm 的影像放大倍率為 1:1 或 1X。一般放大倍率在 0.3X 左右,微距攝影通常是指 1X 或 0.5X 以上。
鏡頭固定焦距後,距離被攝物愈近,拍起來就愈大,極限是最短對焦距離 (minimum focus
distance),是這個鏡頭在這個焦距下最大的放大率 (magnification)
。一個變焦鏡頭,不同焦距會有不同的最短對焦距離,鏡頭放大率 (magnification)
也會不同,其中最大的放大率就是鏡頭的放大率、鏡頭的近拍能力,未必是距離最近的。
物距 (object distance)
像距 (image distance)
工作距離 (working distance)
物距 u | 像距 v | 放大率 m | 對焦距離 |
---|---|---|---|
∞ | f (最短) | 0 | ∞ |
3f | 1.5f | 0.5 | 4.5f |
2f | 2f | 1 | 4f (最短) |
1.5f | 3f | 2 | 4.5f |
f (最短) | ∞ | ∞ | ∞ |
物距愈短,像距愈長、放大率愈大。物距從無限遠到最短 f,像距從最短 f 到無限遠、放大率從 0 到無限大。在物距 2f 時,像距是 2f、放大率是 1,會有最短對焦距離。
放大率測量:物品上放尺 (例如縱向對齊),在不同焦距的最短對焦距離拍攝,挑出畫面中尺刻度最少的,就是物長 O。相機手冊找出感光元件的尺寸 (例如寬),也就是像長 I。
涵蓋區域 (coverage):例如已知縱向刻度,乘以畫面長寬比是橫向刻度
短工作距離
相機
鏡頭
閃光燈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