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世紀中葉荷蘭文獻,嘉義淺山地區標示為 Arisangh,應該是當年原住民的命名。類似嘉義市舊名「諸羅山」(台語音 Tsu-lô-san 或 Ti-ló-san),荷蘭文獻標示為 Tirocen 或 Tiracen,是當年嘉義原住民聚落的名稱。以此來看,最早的阿里山並不包括現在的阿里山,清代以後的阿里山才涵蓋現在整個阿里山山區。[翁佳音與曹銘宗合著的《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貓頭鷹出版,2016年)]
鄒族向來以土地山川特徵命名,對阿里山山區稱為 Psoseongana。「si-on-ga」指松樹,「so-si-on-ga-na」即「很多松樹的地方」,「p-so-si-on-ga-na」則指「太陽照射的地方」。
- 圖畫書「阿里山的由來」青年阿里上山打老虎。
- 1967 出版的嘉義縣志:康熙 56 年 (1717年) 諸羅縣志已有阿里山之名。吳鳳鄉柳竹青云:阿里山本狩獵地區,相傳昔日山胞首領名曰阿里,遂將此獵區稱為阿里山。2003 陳玉峰「阿里山的大烏龍」實地查證,無「酋長之名更換為阿里山地名」之說,認為「阿里酋長」是出自柳氏之口或縣志撰稿人假藉柳氏之名所從出。
- 清代文獻,清乾隆53年(1788年)高宗皇帝78大壽,有一位是「阿里山總社」的「番頭目阿吧里」前往北京祝壽。但阿里山之名更早就有了。
- 日人安倍明義 1938 出版的「台灣地名研究」:「阿里」(Arii)可能源自鳳山平埔原住民稱阿里山原住民為「傀儡」(Karii),K 被台語省略。但在台灣講的「傀儡」(Kale)原住民,都是指高屏地區的排灣族或魯凱族,應該不會變成阿里山的鄒族。鄒族學者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在2011年發表論文「阿里山在哪裡?阿里山認知差異初探」指出,「傀儡」與「阿里山」原住民在清初已被列「歸化生番」,故混淆的可能性不高。
- 吳鳳神話
- 森林遊樂區姊妹潭,相傳是一雙鄒族姊妹追求愛情受挫、兩人相偕殉情之地。但那一帶早期根本沒有水潭,也沒有鄒族原住民。
鄒族多居住在山麓,以廣大的阿里山為獵場。以前森林遊樂區整片是原始林,沒有居民定居。後來日本開發林業,招募了上千名日本人,又在全台各地徵召了上千名台籍伐木及鐵道工人,二戰後日籍居民遣返,剩下來3個村落的台籍居民,便成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中的「原住民」,鐵道是阿里山早年對外唯一的交通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