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絲體,孢子,子實體
- 知道的十幾萬種,估計有 500 萬種
- 青黴菌、菇類、靈芝、茯苓、酵母菌、茭白+黑穗菌=>茭白筍
- 分泌酵素分解岩石、消化食物 (體外消化),跟動物關係比植物近
- 真菌 + 藻 => 陸生植物
- 真菌 + 地錢
- 真菌 <-> 細菌 死對頭
- 人體體溫抑制真菌
- 格特隱球菌
- 黴菌
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生殖
生殖 (reproduction) 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無性生殖 (asexual reproduction)
細菌和古菌利用二分裂法 (binary fission) 進行繁殖。(有不是用二分裂法的嗎?)
有性生命週期 Sexual Life Cycles | 動物 | 植物 有些藻類 | 大多數真菌 有些原生生物 (包括藻類) | |||
---|---|---|---|---|---|---|
單倍數 (n, haploid) | 配子 | 配子← | 多細胞 (配子體) | ←孢子 | 配子←單細胞或多細胞 | |
受精↓↑減數 | ||||||
合子→多細胞 | 合子→ | 多細胞 (孢子體) | 合子 | |||
二倍數 (2n, diploid) |
兩個配子 (gametes) 受精 (fertilization) 後成為一個合子 (zygote),合子有絲分裂 (mitosis) ...。
減數分裂 (meiosis)
世代交替:配子體、孢子體。
問題
- 配子和合子都是單細胞?配子都有分雌雄?
- 真菌有沒有孢子?
- 生物都會有生殖?只有兩種生殖?
- 原核生物 (細菌) 繁殖方式?
參考
- 《Campbell 生物學》第 10 版 §13.1, §13.2
- 有絲分裂只出現於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利用二分裂法進行分裂,由於細菌染色體為單一環狀,並不會出現「絲狀」的染色體,但科學家相信真核細胞的有絲分裂是演變自細菌的二分裂法。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台灣在奧運
1895 ~ 1945 日本
- 1896 第 1 屆奧運。
- 1912 首次參加。
- 1932 第一位參加奧運的台灣人 -- 張星賢。
- 1936 張星賢
- 1964 東京奧運
1924 ~ 1979 以 ROC, 中華民國國旗參加奧運。
- 1924 四名選手僅出席開幕典禮,未正式參賽。
- 1932 中華民國代表團
- 1936
- 1940、1944 二戰停辦。
- 1948
- 1952 第 15 屆芬蘭赫爾辛基奧運,國際奧會讓 PRC 參加,ROC 不滿退賽。
- 1956 「福爾摩沙—中國」(Formosa-China、Formosa-Chine,ROC)。國際奧會承認 PRC,但也讓 ROC 參加,PRC 不滿退賽。
- 1960 國際奧會因 PRC 壓力,要求 ROC 稱「臺灣」,折衷為「福爾摩沙」(Formosa、ROC)。
- 1964「臺灣」(Taiwan、Taïwan,TWN) 加註「中華民國」。
- 1968「臺灣」(Taiwan、Taïwan,TWN)。紀政。
- 1971 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中國」。
- 1972、1972冬、1976冬「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République de Chine,ROC)
- 1976 加拿大蒙特婁奧運,不願以「台灣」隊名參加而退出。
- 1979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的決議,中華民國得以「中華臺北」參加奧運會。
- 1980 未參加
- 1981 簽訂《洛桑協議》,中華民國正式接納「中華臺北」。
- 2020 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被否決。
蘆薈屬 Genus Aloe
包含超過 650 種開花多肉植物,最普遍就是蘆薈 (Aloe vera),被種植為各種藥物用途。
阿福花科 (Family Asphodelaceae)、Subfamily Asphodeloideae、蘆薈族 Tribe Aloeae
蝸牛吃蘆薈 |
蘆薈 (Aloe vera) 是, 常綠多年生,原生北非和西南阿拉伯半島,外型葉大而肥厚、群生、葉形狹長尾端成針型,邊緣有突起的鋸齒狀,觸摸有 Q 彈觸感。表層白粉可防止植物曬傷。
「蘆」代表「黑」,「薈」有聚集之意。蘆薈的切口氧化後會變黑,汁液凝為一體,因此稱為「蘆薈」。
溫暖微乾,最好每天有 6 小時以上光照
庫拉索蘆薈、巴貝多蘆薈、美國翠葉蘆薈、蕃拉蘆薈、蘆薈蕃拉、翠葉蘆薈、綠光蘆薈:一般常見,原產於美洲西印度群島的庫拉索群島和巴貝多島。
切下葉子,傷口透明,約 30 秒後,流出的汁液呈黃褐色,略微刺鼻,有鹹蛋黃的味道。
澎湖種蘆薈(Aloe barbadensis Miller var. chinensis Berger.),樹蘆薈(Aloe arborescens Mill.)美國蘆薈" 衛福部草案公告食品可用蘆薈需使用費拉蘆薈(A. vera)或是好望角蘆薈(A. ferox),
- 原產阿拉伯半島,但也在世界各地的熱帶、亞熱帶和乾燥氣候中野生生長,在許多地區被認為是入侵物種。
- 人類利用可以追溯到西元前 16 世紀,埃及莎草紙上記錄了蘆薈的用法。西元1世紀,歐洲也有作為藥物的文字紀錄。
- Aloe 來自阿拉伯語或希伯來文,意思是「苦而有光澤的物質」。vera 來自 verus,在拉丁語中意為「真實」。
- 葉子含有大量的多醣凝膠 -- acemannan,乙酰基甘露聚醣,俗稱「蘆薈多醣體」,可用於局部用途。靈芝和冬蟲夏草也有。蘆薈皮含有蘆薈素,有毒。含有「蘆薈素(Aloin)」,又稱「蘆薈苷」「大黃素」,是一種羥基蒽類衍生物 (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具有毒性,會引起腹瀉,過量可能會致癌。塗在臉上則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塗在皮膚上有些人會過敏。
- 世界蘆薈種類至少有 400 種以上,可食用的品種只有 6~8 種。
-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定可以食用的只有 2 種,也就是較普遍而相對安全的好望角蘆薈 (Aloe ferox) 和庫拉索蘆薈 (Aloe vera),蘆薈素主要是存在皮和果肉中間的薄膜,需要確實完全去皮,蘆薈素含量不可超過 10 ppm,需標示警語「孕婦忌食」。[參考] 食用之前要先削皮,汁液有苦味,要洗淨,可生吃或沾蜂蜜吃。
- 種植最多的品種就是「庫拉索蘆薈」,葉片肥大、膠質多,應用最容易,也是大多數的蘆薈產品來源。
- 各個品種形狀差別很大,有的高度不到 10 公分,有的像巨大喬木,高達 5 公尺以上。其葉簇生,呈座狀或著生於莖頂,葉形為披針形或短寬形,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為傘形、穗狀、圓錐筒形等,花色呈紅、白 、 黃或具赤色斑點,果實則為蒴果內含多枚種子。
- 多採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進行無性繁殖;需要充分陽光,半日照亦可;適宜溫度為 15~35 ℃ 之間,怕冷,在5 ℃ 左右就會停止生長 ;怕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