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殼斗科溫帶落葉喬木。葉緣有優美波浪。葉片形態變化大,葉長 5~20 cm,寬 3~10 cm,倒卵形至披針形或橢圓形,葉緣深波狀鋸齒緣至齒牙狀鋸齒緣,亦有近全緣者,葉背被滿星狀毛 [圖片]。
- 開闊向陽草原。
- 槲櫟葉緣呈粗鋸齒狀,槲樹葉緣呈波浪狀。槲樹無短葉柄、葉背有細毛,槲櫟則反之。[參考留言]
- 在日本、韓國和中國的溫帶地區不算稀有,約 1908 引進歐洲。屬名 Quercus 是希臘文 quer (優良的) 加上cuez
(樹木),種小名 aliena 是「外國的」的意思。中國華南沒有,台灣有,是地理分布的南界,而且是新竹濱海,不是高山地區。
- 1924 (大正13年) 9 月 22 日島田彌市 (Yaichi Shimada) 在新竹州坑子口到紅毛港間的牛口嶺採得,並鑑定成 Quercus dentate Thunb. (槲樹),後來改成 Quercus aliena Bl. var. acutedentata Maximowicz 孛孛櫟,但沒在任何報告中提及。
- 1930 植物學家佐佐木舜一 (Syuniti Sasaki) 也有採集過,正式在出版品中使用孛孛櫟的學名,之後就沒有人再採到。
- 1936 金平亮三 (Ryozo Kanehira) 出版的《臺灣樹木誌》提及可能為引進栽培。
- 1984 沈中桴認為可能已經在臺灣滅絕。
- 2002 楊國楨老師在低海拔的竹北蓮花寺附近發現應該生長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上的類似植物栓皮櫟,所以到新豐附近山區尋找,終於發現與栓皮櫟混生在一起的植株。重新發現後,特徵比較接近承名變種,中文稱為「槲櫟」。直到2002年10月14日,楊國禎博士在新竹縣新豐鄉牛牯嶺再次發現它的族群,推測極有可能與島田彌市當年所採集的物種相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_m1TevSVk
- 2003 蘇夢博士認為是槲櫟 (Q. aliena v ar. aliena),因為孛孛櫟的葉緣為粗鋸齒,鋸齒先端漸尖形或銳形,槲櫟的葉緣為牙齒狀‒波浪狀,齒狀先端鈍形或圓形。
- 牛牯嶺族群從2002年發現後至2012年數量逐漸減少,一方面因為與常綠樹種競爭,另一方面遭受到褐根病的感染。
- 2017 新竹縣政府攜手嘉義大學在新豐鄉坑子口一帶成功復育上千棵。
- 2019 楊翊苗栗市近郊 (海拔約 85~150 公尺) 發現。
- 2022 吳子明繁殖近萬株樹苗,彰化北斗螺陽國小師生在校內種下上百棵。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310004599-260421
參考
- https://www.nmns.edu.tw/flowers/2015/spring/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