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葉植物 (Foliage Plants) 大多可在室內栽培,是室內植物 (Indoor Plants) 的主力。
光線強度 Lux (流明/m2)
一般辦公室 400~800 Lux
明亮商店 400~800 Lux
窗邊或戶外無陽光直射明亮處 8000~25000 Lux
參考
- 陳坤燦 《觀葉植物消費浪潮解析 照顧室內觀葉植物有方法 光照給水不可缺》豐年 113/06/15 [第74卷6期]
觀葉植物 (Foliage Plants) 大多可在室內栽培,是室內植物 (Indoor Plants) 的主力。
光線強度 Lux (流明/m2)
一般辦公室 400~800 Lux
明亮商店 400~800 Lux
窗邊或戶外無陽光直射明亮處 8000~25000 Lux
參考
禾本科玉米屬
農作物產量最高甘蔗、再來是玉米,穀類最高是玉米 (2022~23 11.51 億公噸)。
鮮食用玉米 green maize -- 甜玉米、蠟質玉米、白玉米
飼料硬質玉米 field corn
地名
參考
連接兩條粗細或材質不同的繩
bend 意思?
天幕角拉繩 https://www.facebook.com/reel/3312209772406503 (Slipped Sheet Bend)
結網
double sheet bend、重接繩結
稱人結
Carrick Bend 金錢結
Tucked Sheet Bend
One piece 大秘寶
無盡藏
1896年 的 11 月,不小心攻頂玉山東峰,發現
1900 年,總督府派殖產課技手小笠原富次郎團隊勘查傳說中的阿里山森林,6 月 12 日完成調查,報告於飯包服一帶有看不到邊界的大森林,在日本本土也找不到如此豐富的地方。幾年後小笠原又發現了阿里山神木。
參考
技手小笠原富次郎臺南縣下阿里山森林調查復命ノ件。 圖源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
17 世紀中葉荷蘭文獻,嘉義淺山地區標示為 Arisangh,應該是當年原住民的命名。類似嘉義市舊名「諸羅山」(台語音 Tsu-lô-san 或 Ti-ló-san),荷蘭文獻標示為 Tirocen 或 Tiracen,是當年嘉義原住民聚落的名稱。以此來看,最早的阿里山並不包括現在的阿里山,清代以後的阿里山才涵蓋現在整個阿里山山區。[翁佳音與曹銘宗合著的《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貓頭鷹出版,2016年)]
鄒族向來以土地山川特徵命名,對阿里山山區稱為 Psoseongana。「si-on-ga」指松樹,「so-si-on-ga-na」即「很多松樹的地方」,「p-so-si-on-ga-na」則指「太陽照射的地方」。
鄒族多居住在山麓,以廣大的阿里山為獵場。以前森林遊樂區整片是原始林,沒有居民定居。後來日本開發林業,招募了上千名日本人,又在全台各地徵召了上千名台籍伐木及鐵道工人,二戰後日籍居民遣返,剩下來3個村落的台籍居民,便成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中的「原住民」,鐵道是阿里山早年對外唯一的交通工具。
接枝 (Grafting、嫁接)
是共植物帶芽的枝條 (叫做「接穗, scion」),在其他帶有根系的健康苗木 (叫做「砧木」) 上,透過「形成層」連接,再生癒合而繼續存活。
一種繁殖法,將不同的植物接合在一起,使成一株植物的。上部的枝、芽稱為接穗,下部的枝幹或根部稱為箴木或台木。可以增加植物對環境的適應力,提早開花結果。尤其扦插不易發根,實生容易退化的植物,使用此法可以保留母株的特性。
可分為切接法、鞍接法、割接法、舌接法、芽接法、高接法、置接法、搭接法、靠接法、根接法、合接法、袋接法等。
枝接及芽接
劈接、邊劈接、側接嫁接
綁上繩索固定,包覆塑料膜保濕,報紙、牛皮紙遮光避免溫度驟變。固定用的繩索:工藝用PVC軟管、橡皮筋。石臘膜
接枝的季節,對酪梨及芒果來說,是不挑季節的。避開雨季、挑選建康的砧木、配合砧木來挑選成熟度適當的接穗來嫁接。酪梨花苞大約在12月~1月開始分化、2~3月成形,如選用了這種生育枝條,萌出來的芽大部份是花序。
參考:
壓條法: 無 性繁殖之一,顧名思義就是將植物的枝條割傷,壓入土中,使其發根成為新株的繁殖法。壓條法常用於扦插不易發根的植物,新株能確保品種,株體也比扦插苗為 大,唯繁殖速度較慢。目前有許多木本植物都採用此法育苗,按壓條方法之不同,可分為普通壓條法、堆土壓條法(盛土法)、高壓法(空中壓條)等三種,其中以 高壓法應用最為廣泛,繁殖量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