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Roomba combo j7+

Roomba Combo j7+ 自動集塵掃+避障+掃拖合一機器人

Combo 有濕拖,集塵盒容量小一點。

j9+ 吸力更強,會自動補水,有智慧髒污辨識系統。。

辨識地毯與地板:透過主刷清掃時遇到的「阻力」判斷地板材質。地毯阻力較大,會收起濕拖墊。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Shade tolerance植物耐陰性

基本上植物的能量來自光,都需要進行光合作用,有些植物活在遮陰下,只需要少量的光就可以發芽生長,稱為耐陰性植物 (不是陰性植物喔!還是需要光的。),給太多光顛倒會曝死。

另一個極端是陽性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種子可在土壤中生存數年,光線不足不會發芽、小苗不易存活。一有機會暴露在強光下,就會破除休眠而發芽生長,光合作用旺盛,相對也能忍受強光引起的高溫和乾旱,進而佔據空間。所以陽性植物通常出現在開闊地,例如崩塌地、荒廢的農地、或道路兩旁等。

另一類型是耐陰性中等的植物,可以低光、也可以高光。

植物說明
光補償點基礎代謝率維持基本的新陳代謝
光飽和點食量上限吸收上限

參考

  1. 屏科大森林系郭耀綸教授植物耐陰性及臺灣原生樹種耐陰性類別
  2. 你還在腦補全日照半日照的謬論嗎

香蕉Banana

香蕉為芭蕉科芭蕉屬 (Musa) 的大型草本植物,假莖厚而粗,由葉鞘覆疊而成。

食用香蕉的緣起

  • 市售香蕉果肉的中軸附近的許多黑點,是發育不良的種子。
  • 尖蕉 (M. acuminata) 和拔蕉 (M. balbisiana) 是大部份栽培種的原種,野生種具有種子。尖蕉分布極廣;拔蕉則分布於印度越過緬甸北部、泰國與印度中國南部及菲律賓等地,植株質地較硬。在演化的過程中有些香蕉發生了突變,不需經由授粉或其他刺激就直接結果,果實裡沒有明顯種子,這種特性稱為「單為結果」或「單性結實」(parthenocarpy),主要因為是雌蕊的胚囊發育不完全或沾附於雌蕊柱頭上的花藥無法伸入花柱與胚珠結合。隨著人類傳播與選拔,這些無正常種子的品系,逐漸演化成現今超過 1000 個品系。
  • 目前主要的香蕉商業品種幾乎都是天然發生的,果肉中都沒有種子,且大部份是三倍體或二倍體種,皆起源於尖蕉 (基因組 A) 或拔蕉 (基因組 B)。市面上最常見三倍體香蕉有北蕉 (基因組是 AAA)、芭蕉 (ABB)、蘋果蕉 (AAA)、粉蕉 (ABB);而二倍體的香蕉則有蛋蕉(AA)、玫瑰蕉(AA)、美人蕉(AA)、皇后蕉(AA)等;三倍體香蕉植株與果實通常要比二倍體的香蕉還要來的大。
  • 臺灣香蕉之栽培大約開始於1731年,由彰化人從福建、廣東等地帶回中部種植,後來移至北部種植,所以栽培品種叫做「北蕉」。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台灣經濟四百年》A 400-Year History of Taiwanese Economy

荷治、清治、日治、戰後四個時期

台大開放式課程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傳統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全面推動基礎建設,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所得大幅上升。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實施全面性的管制,台灣的經濟又陷入停滯。美援期間(1950-1965),在美方的主導與壓力下,部分的管制鬆綁,台灣逐漸回到市場經濟體制,並在1960年代初期走上高成長之路。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949161

葉高華《臺灣經濟四百年》勘誤

  • 戰後的內容是加強版,補上了過去論文中沒有提及的許多環節。清治部份相對薄弱,主要弱點包括:一、關於番界與原住民的內容有些錯誤。二、過度簡化大小租的由來與演變。三、完全略過清末開港通商的重大轉變。
  • 生番 → 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熟番 → 現在 (2024年) 還沒有原住民身分。
  • 番界:「從前定有地界,立石開溝」(1745)。最初界內是漢人與熟番、界外是生番。1750年畫紅線,1760年畫藍線 (1761 搭配挖掘土牛溝)時,試圖將熟番移到界外。林爽文事件後放棄這個做法。所以生番、熟番基本上是以番界區分:「界內番,或在平地、或在近山,皆熟番也;界外番,或歸化、或未歸化,皆生番也。」

報導者《台灣經濟四百年》:誰的失去?政府價格管制的魔術之手

  • 避免政府為了選票考量而討好民意,或為了避免溝通成本,而選擇不符經濟原理、傷害市場機制的政策。